图为杨云霞雕刻的傩面具。周燕玲摄
中新网贵州沿河5月31日电题:贵州傩面具女雕刻师:刀尖上展示千古神韵
傩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意蕴,至今仍在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流传。跟京剧等传统戏剧不同,人们在表演傩戏时会佩戴形态各异且表情夸张的面具,杨云霞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傩面具女雕刻师。
(资料图片)
见到杨云霞时,她正在沿河县城的工作室里,忙着雕刻客户定制的傩面具。左手刀、右手锤,在“咚咚咚”有节奏的敲打声中,被马丁固定的木头面具轮廓显现。
傩面具在傩戏中有着重要地位,是表现傩戏人物性格特征和面部神态的主要道具。杨云霞介绍说,傩面具的用材和刻法都颇有讲究,不可任由人随心所欲乱刻。
图为杨云霞雕刻的傩面具。周燕玲摄
记者注意到,每雕刻一刀,杨云霞就会拿起来仔细看一下,而每一刀刻下去,仿佛都在为面具注入灵气,傩面具就这样在刀尖下愈加生动传神。
雕刻傩面具,杨云霞属于“半路出家”和破格入列。原本从医的她,在看到年迈的父亲因亲人去世逐渐没了雕刻热情后,为了不让祖传的傩面具雕刻技艺失传,打破“传男不传女”的习俗,2005年跟着父亲学习傩面具雕刻。
“制作傩面具除了具有一定天赋外,还需要大量的体力劳动,这也是我学习雕刻遇到的最大困难。”杨云霞坦言,父亲雕刻时会用双腿固定傩面具,自己由于力气小则需要把木头放在专门制作的木槽里精雕细刻。
杨云霞展示自己雕刻的傩面具。周燕玲摄
由于没有绘画基础,杨云霞每次雕刻前仅在木头上用粉笔画一个粗略的草图,“许多人在制作傩面具时会在木头上潜心设计、画好小样,我是通过脑海里存储的傩面具特点和制法,凭着印象和直觉雕刻出来。”
歪嘴皱鼻的秦童、威严神勇的开山莽将、细眉小眼的秋故婆……一块木头变成一个生动传神的傩面具,杨云霞需要经过取材、制坯、雕刻、打磨、着色、上漆6个流程20多道工序,用到不同型号的80多把刻刀。
“开山和歪嘴秦童最难雕刻,面具的轮廓、表情、色彩都是众多面具里比较复杂的。”杨云霞拿起一副威武的面具说,色彩是傩面具的点睛之笔,能让傩面具面容更加生动。
图为杨云霞在雕刻傩面具。周燕玲摄
在杨云霞工作室的墙上和玻璃柜里,摆放着形态各异的傩面具,有的面带慈祥、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则凶神恶煞……每一个傩面具既古朴又颇具迷幻色彩,望着炯炯有神的傩面具,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从远古穿越而来。
图为杨云霞制作的傩面具元素书签。周燕玲摄
从2005年至今,杨云霞已雕刻了上千个傩面具,从她雕刻出的傩面具作品中看不出是出自女性之手。
图为杨云霞制作的傩面具耳环。周燕玲摄
由于傩面具雕刻复杂,雕刻人员稀少。作为贵州省级非遗传承人的杨云霞,为更好地传承技艺,创新开发了傩面具元素的吊坠、书签、车挂饰品、钥匙扣、耳环等文创产品,使传统工艺品成为可以销售的商品。
图为杨云霞制作的傩面具吊坠。周燕玲摄
“傩面具有求吉祥之意,不少人会前来购买。”与傩面具相伴近20年的杨云霞说,希望通过文创让更多人了解傩文化、喜欢傩面具,让傩面具雕刻技艺传下去。(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