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
·
【资料图】
品钦
托马斯·品钦(Thomas Ruggles Pynchon, Jr.,1937——),全名托马斯·鲁格斯·品钦。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代表作家。
1937年5月8日,托马斯·品钦出生于美国长岛,曾于美国海军服役两年,1957年毕业于康奈尔大学,后在波音公司担任技术作家。1960年起开始着手创作第一部长篇小说《V.》,其主要作品有《拍卖第49批》、《万有引力之虹》、《梅森和迪克逊》等,曾获得福克纳文学奖 、美国国家图书奖等多个奖项 。
该小说抛出悬念,德军正在制造一种威力巨大的火箭,盟军一方的官员与科学家,竭尽全力试图找到火箭基地。几乎所有出场的人物都不同程度地卷入这场侦查与反侦查的斗争中,但依然没有结果。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一部奇书《V.》进入了美国读者的视野。此书以神秘荒诞的文采、奇崛诡异的构思、包罗万象的叙述、深涵哲理的隐喻在美国文坛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之后,《V.》就赢得了“福克纳基金最佳处女作奖”。然而,媒体与公众却对其作者托马斯·品钦的信息知之甚微。没有作者介绍、没有照片,甚至连一点有关作者的说明都没有。世人的好奇心陡起,托马斯·品钦何许人也?
《纽约时报书评》中,一篇对《V .》的评论,将品钦描述为一名住在墨西哥的隐士,从而引发了媒体对品钦将近半个世纪的追逐。然而媒体的追踪并没有得到品钦的半点儿回应。有的杂志刊登了这样的标题——托马斯·品钦,不管你在哪里,显身吧!《纽约时报》也刊载了致品钦的公开信:“亲爱的托马斯·品钦,难道你不想读对你小说的首批评论吗?”不过媒体的威逼利诱都是徒劳之举,还是没有得到关于品钦的任何个人信息。
1966年,有一部署名托马斯·品钦的小说出版了,就是《拍卖第49批》。风格和《V.》一样怪异、一样神秘、其文学成就也同样惹人瞩目。该书篇幅虽然短小,但是具有更强的可读性,许多普通读者正是通过这部作品,才了解到托马斯·品钦独特的文学表现手法和幽默的风格。这部小说虽然不是什么鸿篇巨制,但它从各个层面表现出来的后现代主义文学特征,使其成为二战后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拍卖第49批》于1967年获美国全国艺术与文学院的罗森塔尔基金奖。
随着《V.》和《拍卖第49批》的相继成功,人们对品钦的好奇心更甚。然而不管媒体如何追逐,品钦依然我行我素,除作品之外,不留给公众任何个人信息。后来有人在《Soho周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声称托马斯·品钦实际上是另一位隐士作家J.D.塞林格的另一个笔名,而品钦对这一说法的回应也十分简单:“不坏,继续努力。”从那以后,品钦就像人间蒸发一般,再无半点消息。
数年沉寂后,品钦又一次轰动了美国文坛。1973年,维京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万有引力之虹》。如果说,前几次作品造成的是轰动,那这一部小说的出版,可以说在美国文学界引发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地震。有批评家宣称这部小说完全改变了小说的形式。《万有引力之虹》长达887页,是一部令人头晕目眩的后现代小说。小说场景变换了七十多个;人物有四百多个,包括盟军和轴心国的将军、士兵、科学家、政治家、特工、妓女乃至非洲土人;使用的语言包括英、法、德、西班牙、拉丁和意大利语等;故事发生地遍及欧、美、亚、非各大洲;情节纷繁离奇,如梦如幻,支离破碎;内容涉及火箭工程、现代物理、高等数学、弹道学、性心理学、化学、音乐、电影等等五花八门。
著名批评家爱德华·孟德尔逊把《万有引力之虹》、《堂吉诃德》、《浮士德博士》、《尤利西斯》《白鲸》等著作并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叙述作品”。《万有引力之虹》被公认为后现代主义小说的经典之作,有人称该小说为“20世纪后五十年最伟大的英语小说”,堪比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万有引力之虹》问世的第二年,该小说获美国全国图书奖,然而读者们一直渴望能见到庐山真面目的作者,并未出现在颁奖典礼上。维京出版社安排了一位名叫欧文·高里教授的喜剧演员为他出面颁奖,并发表了获奖演说。当那些希望在领奖时一堵品钦风采的人们,发现站在领奖台上侃侃而谈、装模作样的人其实不是品钦时,真是哭笑不得。更富有戏剧性的是,当那名替身演员讲话快结束时,碰巧有一名裸奔者跑入会场,使得颁奖现场顿时乱作一团。
同年,在小说评审团一致推荐下,《万有引力之虹》获普利策奖提名;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最后普利策奖委员会否决了提名,因为委员会中有人认为该书无法卒读,浮夸至极,滥用笔墨,且有些地方伤风败俗。结果该年度普利策奖空缺,没有授奖,这是在普利策奖授奖历史上唯一的一次。
1975年,《万有引力之虹》获美国艺术文学院的豪威尔斯文学艺术奖,但是品钦拒绝了这一奖项,他在给评奖委员会的信中写道——
豪威尔斯奖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再说,奖章是金质的,也有利于保值,但是我不想要这个奖章。请不要把我所不欲的东西强加于我,这不仅会使艺术文学院有专断之嫌,而且还会使我承担无礼之名。我深知我的言行,也许更加君子一些,但是说不的方法似乎只有一种,那就是:不!
1960年,品钦刚踏入美国文坛时,坎迪达·多纳迪奥就成了他的文学代理人,替他处理作品的出版等事宜,他们的合作持续了二十多年,于1982年结束。1983年品钦有了新的文学代理人,也就是后来成为品钦夫人的梅勒妮·杰克逊。1986年多纳迪奥把品钦写给她的120多封信件以四万五千美元的价格卖给了私人收藏家卡特·伯顿。这些从1963年到1982年的信件,涵盖了作家最有创造力、最多产的时期。
1996年,收藏家伯顿去世,伯顿的家人将伯顿收藏的这批信件捐赠给了纽约的摩根图书馆。摩根图书馆最初允许学者们阅览这些信件,而且1998年3月4日的《纽约时报》上还刊登了信件中的选段。但在品钦的强烈要求下,伯顿家族和摩根图书馆同意,在品钦的有生之年不公开这些信件。品钦维护个人隐私的行为,引发了许多关于他的离奇传说和谣言,有人声称他和寄邮包炸弹的恐怖分子有关,甚至有人把他和911恐怖袭击联系了起来。2003年,品钦为奥威尔再版的小说《1984》写了一篇序,表明自己对集权主义的憎恶。但坚持不跟媒体见面。
托马斯·品钦的种种事例表明,他的确是个不折不扣的隐士,同时也是个声名显赫的国际型作家。其人行事,如神龙见首不见尾,或云中露一爪一鳞而已。真有水镜飞雕,空中野马之态。类似的派头在中国当代文学界真是见也见不到了,于是翻翻古书,期望从中看见哪怕一点点这样的雄姿,虽然例子不可胜数,但却无法并举,大失人望。为何?众所周知,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度,并不像美国这般年轻。中国历史,很大程度上是一部战争史。你杀过来,我杀过去,民不聊生,哀鸿遍野,人命处于危殆中时,大概是很难出现什么思想巨灵的。当文学史翻到战乱频仍的年代时,满纸字句真是暗淡无光。
中国很长一段时间的历史状态是这样:王朝不停更迭,疆域不断改变,战争无休无止,灾难永远降临在百姓头上。北部中国很长时间数次沦于异族统治之下,胡马铁骑,剽劫残掠,关洛化为废墟,黎民呻吟喘息。而南部中国,很长时间不止一次地成为上层达贵们的避难之壤,他们和当地士族结合,统治着半壁江山,根本没有收复失地,还我神州的打算。王公贵族,世家门阀,将帅统领,地方牧守,忙于争权夺位,分封割据,互相厮杀,争夺不已。到了头号纯隐士,大诗人陶渊明崭露头角的时候,王业依旧偏安,北伐亦是空谷遗音。于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人怨声载道,百姓怨命,怨世道年头,年头就是时代,世道由于气数,两者都是时势使然,主要还是怨命。知识分子怨天,其实也是怨命,就是一些时事日非,人心不古的慨叹,好像是人心不古才时事日非的,这也可以说是怨天而兼尤人了。于是他们说人心不古是因为不行仁政,不施德教,也就是贤者不在位,统治者不好。这是一种唯心的人治论。而他们把贤者不在位的原因归咎于天实为之,这就又归到定命论了。可是知识分子比百姓强,他们可以做隐士,啸傲山林,固然没有富贵荣华可享,却不至于吃着百姓吃的那些苦头。做隐士可以说是不和统治者合作,也可以说是扔下不管。所谓穷则独善其身,一般就是这个意思。既然独善其身了,自然就管不着人家死活和天下兴亡了。于是百姓怨天尤人而忍下去,知识分子怨天尤人而避开去,结局是维持了现状,让统治者稳坐江山。这就是中国历代大部分知识分子成为隐士的心态及缘由之一。
此外,中国历史上隐士虽多,但大都不安分,虽身隐山林,但心向市廛。人在终南山里隐居,躺在摇椅上,烹茶煮酒,倾觞而赋,作逍遥状,可是仍然忍不住引颈眺望八水环绕的长安城,一有机会就要跳出来指手画脚,指点江山。我们现在把这种隐称为假隐,其实质是以隐求显,以守为攻,以退为进,而这种兜售推销自己的手段,不过是今天典型的人格营销而已。从本质上说,中国的隐士文化,其实是仕途文化的流变,名为隐逸,实为变相的政治。所谓“用行舍藏”为原则的隐者,也不过是儒家思想的守护者。说到底,中国的隐逸文化,其实是中国社会官本位特质的一种表现。隐逸和仕进不过是中国官本位文化的一体两面而已。当然,这是就主流而言,属意于修行悟道的纯隐者不是没有,但那是支脉,不入正统。
西方的隐士文化却迥乎不同,其主流是出世和属灵,与政治和官场很少有瓜葛,倒是跟宗教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隐逸文化是入世的,人性的;西方隐逸文化是出世的,神性的。中国隐士时刻萦怀的是在仕途上的得失利害,或等待,或企慕,或愤懑,或鄙弃,或失望,或幻灭;西方隐士刻意寻求的是在灵性上的超越提升,或读经,或祈祷,或戒斋,或忏悔,或自苦,或冥想。中国隐士所求于隐逸的,或是为今后复出官场获得精神上的准备,或是为仕进中的挫折失意获得精神上的补偿;而西方隐士所求于隐居的,则是战胜罪恶的人欲,获得灵魂的净化以博取神的眷顾。中国称隐士生活为隐逸,一个逸字道尽其中奥妙。
简单回顾品钦家族的历史可以看出,品钦出生于上流社会,在殖民地时期便有着显赫的地位。但是当时的威廉·品钦却写出了与上流社会思想格格不入的书,表示了自己对当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清教文化的质疑,结果给自己惹了一身麻烦。托马斯·品钦似乎继承了其先祖身上的这一特点,他虽然出生于中产阶级,却表现出了对美国下层社会和边缘群体的关注。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品钦担当起了社会良心的责任,对美国文化进行着批判性的反思。
由此想到同样是生于豪门的中国古代文人谢灵运。他一出生就和权势金钱名望及家族力量联结在一起。成年后,袭祖职,封康乐公,食邑三千户。由于这样一个极其优渥的贵族世家的环境,又有这样一个源远流长的家族文化背景,养成他自由不羁、放任奢豪的性格。隐则自诩为山中宰相,显则宫掖为太子宾客,在家田连阡陌,富甲一方,在官率意而为,放任行事。《宋书`本传》里写他“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宋书`五行志》说他“每出入,自扶接者常数人。民间谣曰:"四人携衣裙,三人捉坐席’是也”。《资治通鉴`宋纪四》记载他“好为山泽之游,穷幽极险,从者数百人,伐木开径,百姓惊扰,以为山贼。”
由此略知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雅皮士的一生。按他领导服装新潮流的勇敢来说,要是生在今天的话,也许会成为皮尔·卡丹式的人物。然而,他不满足于这种阔绰的生活,因为他“文章之美,与颜延之为江左第一,纵横俊发,过于延之”。这些名气、声望、成就,加上自负,那根文人的神经,就开始膨胀起来,渐渐不安于位,总是讨价还价,“自谓才能宜参权要,常怀愤悒”,一门心思要做官,而且要做大官。他甚至插手政权的最高层矛盾。《资治通鉴·宋纪二》载:“南豫州刺史庐陵王(刘)义真,警悟爱文义,而性轻易,与太子左率卫谢灵运、员外常侍颜延之、慧琳道人情好款密。尝云:得志之日,以灵运、延之为宰相,慧琳为西豫州都督。”回顾其生平,从出仕东晋,任性妄为,到结仇太守,一路折腾,一直到最后的广州弃市,头颅落地为止。
一中一西,一古一今,足以让我们看到两边隐士文化的特质。即便是作为隐士般的写作者,终究要用作品说话没错,但不是弃绝人寰、厌世恶生,也不是断欲绝情,心如槁木,而是如托马斯·品钦一般,心中充满美好的希望与崇高的追求,不顾幽深渺远,去不辞辛劳地探寻;谢灵运作为一个忽隐忽显的文人,如果不那么折腾,不那么张狂,不那么树敌,就写写他的山水诗,当当他的大诗人,也许不至于弄到把头玩掉的地步,还要被我们这些后人当做文学烧包哂之。无论如何,中国这边,我们再也回不到像陶渊明那种纯隐士,西方那边,也回不到那种严酷压抑自己追求安乐天性的古隐士的原点去了。梭罗在《瓦尔登湖》的结尾说:“只有我们醒来的那天,黎明才是黎明。黎明到来的日子会越来越多,太阳只是早晨的一颗星。”也许,我们只有望着瓦尔登湖湛清的湖水时,才会突然领悟到,人只有融入自然,与自然合一才会显示出自己的伟大,天人合一的理想才能够激发出我们的真情。
资料来源:
《美国文化的反思者》 孙万军
《猗兰之思》 孙慕天
《李国文杂文》
《宋书》 沈约(南朝 梁)
《资治通鉴》 司马光(北宋)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