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掘金 | 好评率超95%!北京无人驾驶出租车将正式上路,概念股有望进一步发酵

2023-07-09 15:33:31   来源:格隆汇

7月7日,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宣布,正式开放智能网联乘用车“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根据《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据了解,目前共有116台测试车辆累计行驶近200万公里。商业化试点中,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订单量已达到150万人次,用户好评率高达95%以上。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许宏伟表示,无人驾驶出租车进入商业化试点的新阶段后,将更注重对自动驾驶企业服务能力的考核。他们将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主要关注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和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个方面。


北京开启新征程


商业化落地是自动驾驶的关键环节,也是自动驾驶的真正意义所在。

基于《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管理细则(试行)》修订版,企业在达到相应要求后可在示范区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的自动驾驶付费出行服务。

从道路测试到示范应用,北京此次正式迈入自动驾驶“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新阶段。据悉,该阶段示范区将更加注重对自动驾驶企业服务能力的考核,主要围绕乘客车内安全风险、交通环境风险、自动驾驶功能风险三方面的解决方案进行专业论证和实车评估。同时,在监管层面,针对商业化试点车辆制定日常监管专项内容及应急预案,保障车辆道路活动的有序开展。

据了解,先行区通过对政策与监管体系的持续迭代创新,为企业技术能力验证与服务经验积累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基于前两阶段对无人化技术能力的充分验证,本次开放车内无人商业化试点,主要考察企业的服务能力。

先行区在“车内无人”全流程管理方面有三项重点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自动驾驶企业商业化服务能力的考核。一方面,增强对车辆安全运行、接管次数等方面的指标考核;另一方面,新增专家评审机制,对企业的应急能力和安全运营能力的进行评审。
二是强化日常监管。要求参与企业1:1在远程配备驾驶人,对远程驾驶人及安全专员的职责分工做出更加严格的规范,加强对企业的日常监督。
三是严格执行处罚机制。建立清零机制、退回机制,严格关键技术指标考核,确保对企业违规操作、违反要求等行为进行及时有效处罚。

未来,先行区将充分总结无人化测试路径,为乘用车场景规模化落地与其他出行服务场景建设提供参考,为产业形成从技术验证、示范应用到商业化探索的完整闭环,持续贡献北京标准与北京经验。


万亿规模的赛道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多项无人驾驶、车联网产业相关政策推进行业发展。

2022年1月,《“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提出,稳妥发展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等出行服务,鼓励自动驾驶在港口、物流园区等限定区域测试应用,推动发展智能公交、智慧停车、智慧安检等。加强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船舶自主航行、船岸协同等领域技术研发。

工信部于近期透露,《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指南》即将正式发布,加快制定十多项重点急需的标准,其中就包括支持L3级以上自动驾驶功能商业化应用。

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以确保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国家和地区将逐渐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无人驾驶汽车的研发、试验和运营。这些将有助于确保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确保无人驾驶汽车与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共存。

随着未来5G技术的快速发展,无人驾驶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未来在乘用车方面,无人驾驶乘用车在全国各城市的渗透率将增加,无人驾驶汽车将用于城市公交、网约出行等场景,助推城市交通走向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

根据一份关于2023-2029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预计到2023年中国无人驾驶汽车行业的市场规模将达到24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

展望未来,中信证券指出,自动驾驶行业一直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相关法规与标准不断出台。2022年11月,工信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首次从国家部委层面,对L3/L4级别智能网联汽车的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拟定明确指导文件。上述文件将推动L3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有望加速相关技术在量产车型中的落地应用。随着国家与地方层面自动驾驶行业法规逐步完善,智能车产业链各环节公司将加快辅助驾驶技术研发和产品投放,汽车智能化产业链有望受益。

华西证券也表示,行业正逐步迎来技术、法规、用户接受度三重拐点,看好后续数据积累、大模型应用带来的功能体验提升,提升行车安全、减轻驾驶疲劳,渐进式影响消费者购车决策。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不断推进与应用,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传感器供应商:德赛西威、华域汽车、保隆科技、高德红外、联合光电;
域控制器:德赛西威、华峰股份、经纬恒润、华阳集团、威帝股份;
线控底盘:伯特利、拓普集团、保隆科技、中鼎股份、奥联电子;
安全系统:拓普集团、好利科技、意华股份、科大国创、天迈科技。

标签: